《中国园林》学术论坛:“景观空间的营造与观想”boyu博鱼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10-21 05:28:30    浏览:

[返回]

  boyu博鱼官方网站《中国园林》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经在风景园林学术界取得了较高的声誉,成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并入选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0年)T1级和2021—2022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扩展库),在学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近年来,本刊每期均会设主题栏目。该栏目是每期的重点内容,关注风景园林行业前沿研究和成果。目前《中国园林》2021年第4期“景观空间的营造与观想”已顺利出刊,本期主题内容旨在探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即如何营造、认知和探讨景观空间,以及如何通过学术视角有效推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践的长足发展,该议题的探讨对于当下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以期刊为媒,践行推进风景园林事业前瞻性、创新性发展的责任担当,推动期刊的实践引领作用,《中国园林》杂志社将针对主题“景观空间的营造与观想”于2021年5月9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学术论坛,邀请本期主题文章撰稿人及其他在本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的学者共同参与,通过主题演讲、对谈、现场问答等形式,更为深入、有效地探讨该议题的内涵与外延。

  如何把景观视为一种介质,通过空间的营造来为观者提供经验、引发联想,是探讨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视角之一。虽然当下的学科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导向,但我们应当意识到,大至旷野、小到花园,风景园林之于人类最为直白的触动依旧是身处空间之中的主观感受,是从现象创造到现象感知的直接过程。

  本期主题希望回归到对空间本身的讨论中,既关注设计师的空间营造手段,又将观者的身体感知及其引发的情感触动、思索与联想包含进来,围绕一系列视角展开讨论boyu博鱼,从而形成关于如何设计景观、感知景观、审视景观的视域网络。

  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园林》学刊、《景观设计学》期刊、《广东园林》编辑部、《南方建筑》编辑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新建筑》杂志社、《城乡规划》杂志社、风景园林新青年、景观周、园景人

  地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垂花门(清华东路35号学研大厦A座13层中庭报告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五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主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住建部科技委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聘任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园林》特约编辑。《中国园林》2021-04期主题“景观空间的营造与观想”组稿人。主要研究关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实践与理论boyu博鱼、空间的营造方法。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景观与城市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VOGT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研究方向与设计作品关系密切,特点是在各学科间建立对话并与艺术家密切合作,正在寻找阅读、解释和描述景观的方法,以及关于未来城市共存形式的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14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东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理事,《风景园林》编委。研究领域包括园林历史、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区域景观、乡村景观等,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和著作。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景观)总建筑师/正高级工程师、高级规划师。长期从事跨规划、建筑和风景园林三个学科的设计创作工作,主创完成了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法云安缦酒店和湖畔大学等侧重地域性、人文性的规划与设计项目。

  纽约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建筑与景观设计师,哈佛大学景观学硕士(杰出毕业荣誉),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曾工作与求学于中国、意大利、日本与美国,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与理论、数字技术与设计。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牛顿基金学者、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士boyu博鱼、德绍建筑研究所DAAD客座教授、UIA公共空间委员会委员。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访问学者。出版著作《场地书写——当代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中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两项;参与设计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银奖。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筑师》、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风景园林的理论与设计方法,设计作品包括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之一——“默默”、微园、春园等。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关注空间和视觉-心理-行为的交互研究。曾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住建部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等理事会员。发表包括《从废园到燕园》在内的著译作、论文、创作作品等。

  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注册规划师管委会委员,《城乡规划》编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研究、景区与城市公共园林规划与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近5年在《中国园林》《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另有译著《景观之想象:詹姆斯·科纳的思想文集》,主要研究侧重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批判性景观营造和中国园林。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若您有兴趣来现场参会,请发送邮件至邮箱:,邮件中注明“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学习单位、专业领域或研究兴趣”,我们将选择部分观众来北京线下会场参加论坛,入选者将会收到入选邮件通知,并提前办理入场登记手续。

  若您对此次论坛议题/嘉宾/本期主题文章有想要咨询或探讨的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您的问题,并注明您的姓名和从事工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

搜索